
10月29日是第20个“世界卒中日”,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围绕“尽早识别,立刻就医”主题,面向市民开展多场科普义诊活动。

长沙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贺国华警示,卒中发病近年呈年轻化趋势,非老年人“专利”。他强调,无论中青年还是老年群体,学会识别卒中早期信号并及时行动至关重要。
科普讲座:聚焦卒中识别与急救黄金时间
10月29日上午,长沙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在门诊大厅举办卒中筛查科普知识讲座。神经内科主治医师曾俊晟向市民介绍,卒中,俗称“中风”,是脑血管突然堵塞(缺血性)或破裂(出血性)的急症,会迅速损伤大脑。卒中救治,快速识别与急救是关键。

她建议,人们应牢记“中风120”口诀快速识别:“1”看一张脸是否不对称或口角歪斜,“2”查两只手臂能否平行举起且单侧无力,“0”(聆)听说话是否清晰或无法言语。一旦怀疑中风,立即拨打120! 缺血性卒中患者若在发病4.5小时黄金时间窗内抵达医院接受静脉溶栓等急救,能极大改善预后、减少残疾和死亡。
卒中防治进社区 真实病例展急救流程
为提升社区居民对脑卒中的认知,长沙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在卒中日前夕走进莱康湘颐老年公寓、托溪社区服务中心、丰园社区,陆续开展义诊宣教活动。活动中,医护人员为居民义诊咨询,并结合真实病例讲解卒中急救流程与要点。
45岁的张喆(化名)有高血压、糖尿病多年病史,近3个月反复出现头晕、肢体乏力等预警信号。10月3日8:20,他在健身时突然言语不清,左侧肢体完全乏力,家属立即拨打120。9:00他被送达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神经内科医生会诊后诊断为脑梗死且符合静脉溶栓条件,在快速完成检查评估、排除禁忌后,9:20(发病后1小时)启动静脉溶栓治疗。
52岁的罗志(化名)有长期高血压、吸烟饮酒史。10月5日18:30,他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伴头晕,家属果断呼叫120。19:00他被送达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经会诊明确急性脑梗死诊断且有溶栓指征,19:15(发病后45分钟)开始溶栓。

长沙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贺国华指出,卒中救治应做到以下几点:
1、快速识别:牢记“中风120”(1看脸歪、2查臂垂、0听语不清),怀疑即行动。
2.立即呼救:果断拨打120,这是患者最快获专业救治的唯一途径。两位患者家属的正确决策为救治争取了宝贵时间。
3.把握“黄金时间窗”:缺血性卒中(脑梗死)静脉溶栓最佳时机在发病后4.5小时内,越早效果越好,致残致死风险越低。张、罗二位患者均在时间窗内极早接受溶栓治疗,目前恢复良好。
4.医院快速响应:卒中中心需建立绿色通道,多科室紧密协作,快速完成评估并启动治疗。
秋冬换季需警惕:气温骤降,老人卒中风险增高
10月29日恰逢“世界卒中日”与“九九重阳节”。贺国华提醒市民:秋冬季节转换时期,长沙常现气温骤降,老年人群发生卒中的风险显著增加。这种风险升高主要源于两方面:血压波动增高,寒冷刺激会激发体内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收缩,进而引起血压升高,而高血压正是诱发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血管事件易发,寒冷的体感不仅使血管收缩,更易导致血管内已有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得不稳定甚至破裂,从而大大增加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的风险。
贺国华强调,预防“换季卒中”要注意保暖,避免身体受寒;合理饮食,保持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在保暖前提下适当活动;控制情绪,保持心态平和;定期检查和治疗原发病,尤其要严格管理好高血压等基础疾病。
供稿丨神经内科 朱美蓉
图文丨宣传部 秦璐
编辑丨宣传部 陈颖
一审丨神经内科 贺国华
二审丨宣传部 周阳
三审丨陈胜文
医德医风和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举报:
一、信息平台:长沙市中心医院官网
二、邮寄地址:长沙市韶山南路161号长沙市中心医院安全办,邮编:410004
三、来访接待:长沙市中心医院安全办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