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的长沙市民柳蔓(化名)不久前频繁出现右眼皮跳动,接下来右侧整个面部都出现了难以控制的抽动,微笑、交谈甚至静坐时都会发作,这让她陷入尴尬自卑和社交困境。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张沁帮助柳蔓找到了病因——面肌痉挛。经过注射治疗,困扰她的面部抽动显著改善,笑容也重新回到了她的脸上。
眼皮跳?可能是面肌痉挛在“捣乱”
该院神经内科主治医生张沁告诉柳蔓,面肌痉挛是一种常见但易被忽视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核心表现是单侧面部肌肉不受控制、反复地抽搐。“很多患者和柳女士一样,早期只是眼睑轻微跳动,常被误以为是疲劳或民间所谓的‘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张沁解释道,“但随着病情发展,这种抽动会像波纹扩散,逐渐波及同侧额头、脸颊甚至口角,严重时可能导致睁眼困难或口角歪斜。”
该病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偏好”女性,且紧张、疲劳、注意力集中时症状往往会加重。“不少患者因初始症状轻微而忽视,或错误地前往眼科就诊,白白耽误了时间,”张沁强调,“一旦发现单侧面部持续异常抽动,尤其当范围扩大,神经内科应是首选科室。”
面肌痉挛元凶:血管“欺负”了神经
张沁指出,90%面肌痉挛患者的病因是血管畸形压迫面神经,导致神经异常放电,进而造成肌肉失控抽搐。另有少数情况或由肿瘤、炎症、外伤引发。
张沁提醒,面肌痉挛确诊需综合典型症状与头颅MRI检查,以此找出病因或排除严重颅内病症。尤其针对中老年人,若突然出现面肌痉挛,要留意背后是否暗藏脑血管病或肿瘤风险。
治疗面肌痉挛:量身定制“止颤”方案
当前,治疗面肌痉挛有三种方案。该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贺国华介绍:
第一种是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此方法见效快、创伤小,能精准阻断神经肌肉信号传递,从而快速缓解抽动症状。
第二种是口服药物,适用于症状较轻或暂时不适合其他治疗方式的患者。
第三种是微血管减压手术(MVD),这是唯一可能根治病因的方法,尤其适合年轻、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
针对患者柳蔓的情况,神经内科医疗团队选择了A型肉毒毒素注射方案。“这如同给失控的神经安装一个‘调节阀’。”贺国华解释治疗原理,“在肌电图精准定位下,将药剂注入异常放电的肌肉群,阻断错误的神经信号。”
“没有‘最好’的方案,只有‘最适合’的方案。”贺国华强调,“选择方案需综合考虑患者年龄、健康基础、职业需求、个人意愿以及药物反应等因素,进行个性化定制。”
别让“面子问题”压垮心理防线
贺国华提醒市民:面肌痉挛虽不直接危及生命,但其长期影响不容忽视。“持续的面部异常抽动会给患者带来巨大心理压力,极易引发焦虑、抑郁、自卑等情绪问题,甚至导致社交恐惧,严重降低生活质量。”他特别强调:“尤其对于症状进展迅速的患者,越早干预效果越佳。‘忍一忍’的想法只会延误病情。”贺国华呼吁市民破除错误认知,若出现单侧眼睑或面部持续性抽动,切勿轻视,应尽早就诊神经内科,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供稿丨神经内科 张沁 宣传部 秦璐
一审丨神经内科 贺国华
二审丨宣传部 李晶
三审丨宣传部 周阳
医德医风和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举报:
一、信息平台:长沙市中心医院官网
二、邮寄地址:长沙市韶山南路161号长沙市中心医院安全办,邮编:410004
三、来访接待:长沙市中心医院安全办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