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长沙市中心医院 > 临床科室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胃也会“瘫痪”?可视化导管技术破解高龄患者营养危机
发布日期:2025-08-11 阅读量:0

  当92岁的王庆林(化名)老人因严重胃瘫连续30天无法进食,身体虚弱不堪,家属陷入绝望准备放弃时,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带着一根有“透视眼”的智能导管跨院驰援,在老人胃部开辟出生命通道,揭开了可视化鼻肠管技术的神秘面纱。

跨院驰援:与时间赛跑破难题

  家住长沙市雨花区、92岁的王庆林老人长期患病卧床,近一个月胃瘫症状严重,胃动力完全丧失,进食后呕吐频繁,营养状况急剧恶化。基层医院多次尝试传统盲插鼻肠管,均以失败告终,无奈向长沙市中心医院求助。

  接到会诊请求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室胃肠营养组的吴双护士长及其团队,迅速携带可视化置管设备赶赴老人就医的基层医院。手术室内气氛紧张,借助内镜清晰画面,团队发现老人胃内残留大量潴留液,幽门持续痉挛,置管难度极大。团队凭借丰富经验,操控导丝小心翼翼地在胃内潴留液形成的视野盲区中前行,如同在迷宫中寻找出口。最终,导丝成功突破紧闭的幽门,鼻肠管也顺利送入空肠。整个过程仅10分钟,患者毫无不适。置管成功后,王庆林老人当天开始肠内营养输注,呕吐症状消失。家属激动不已,紧握医护人员的手,直言终于能安心给老人喂食了。

突破传统:可视化技术优势尽显

  “胃瘫综合征是一种有胃动力障碍/胃动力紊乱、胃肠道非机械性梗阻特征的功能性疾病,其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临床表现为上腹部饱胀、呕吐胃内容物、恶心、腹痛、早饱等。传统鼻肠管置管方式,主要依赖盲插或X线定位,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不仅成功率低,还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对于合并复杂疾病的患者,传统方法更是困难重重。”长沙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梁伟军介绍,医院引进的可视化鼻肠管置管技术,为医护人员配备了一双“透视眼”。通过内镜实时引导,整个置管过程“看得见、放得准”,如同在明亮的道路上驾驶汽车,精准又安全。这项技术在多种特殊病例治疗中优势显著:

  胃瘫:患者胃排空延迟、幽门功能障碍,盲插置管易滞留胃内。可视化引导能直接突破幽门,将导管送达空肠,确保营养物质有效吸收,避免反流误吸。

  重症胰腺炎:早期需严格禁食禁水,可视化鼻肠管可直达空肠远端,启动肠内营养支持,减少对胰腺刺激,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食道癌:患者常因肿瘤梗阻食管,进食困难。传统置管易因管腔狭窄、肿瘤阻挡失败,还可能造成肿瘤破溃出血。可视化技术能通过内镜观察肿瘤位置和梗阻程度,沿正常管腔或借助导丝引导,精准将鼻肠管送达梗阻部位远端的空肠,绕过肿瘤梗阻段,为患者建立营养供给通道,维持机体营养需求,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气管食管瘘:患者气管与食管间存在异常通道,传统鼻胃管易导致食物经瘘口误入气管,引发窒息或肺部感染。可视化技术可精准将鼻肠管送入瘘口下方的空肠,避开瘘道,既保证营养支持,又降低感染风险。

 

可视镜下绒毛结构

 

精准营养:守护生命彰显仁心

  鼻肠管虽看似不起眼,却是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要“生命线”。可视化技术的应用,让这条“生命线”的搭建更加精准、高效。置管成功率从传统方法的60%大幅提升至95%以上,同时有效减少了黏膜损伤、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康复奠定坚实基础。

  自2023年开展此项技术以来,长沙市中心医院已成功为50余例合并复杂基础疾病的患者完成置管。护士长吴双表示:“营养是患者康复的基石,对于特殊疾病患者,安全、精准的营养通路就是他们的‘生命线’。我们医护人员要不断精进技术,让更多患者受益于这种高效、安全的置管方式,用专业和爱心守护每一份生命希望。”


科室亚专科介绍

  呼吸疑难危重症亚专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室(RICU)成立于2012年,位于呼吸病诊疗中心七楼,严格遵循“两区三通道”感染防控布局,现有床位18张(含2张隔离病床)。科室目前有医生9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8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5名;护士31人,硕士3人,其中康复师2人,呼吸治疗师2人,中华护理学会重症专科护士2人,中华护理学会血液净化专科护士2人,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专科护士1人,湖南省重症专科护士5人;是集“急危重症救治、重症康复、临床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专科单元。

  科室以“精准医疗全周期照护”为核心理念,依托多学科专业团队与先进技术,先后开展有创-无创/经鼻高流量序贯支持、血液净化、PICCO、ECMO、重症康复、可视化鼻肠管置管等技术,为呼吸危重症患者构建从紧急抢救到功能康复的全链条生命支持体系。以技术创新与临床实效为导向,组建呼吸治疗与康复、血流动力学、血液净化、血管通路、胃肠营养五大亚专科小组,实现从“紧急抢救一器官支持一功能康复”的闭环管理。

 

供稿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李明玉 刘晞 宣传部 汤雪
一审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梁伟军
二审丨宣传部 李晶
三审丨宣传部 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