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凸显,医护和社会要携手破除‘老年就医三怕’——怕手术风险、怕拖累家人、怕丧失尊严的情况出现。”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肝胆脾胰疝外科主任、主任医师谢开汉强调,老年人对疼痛感知可能不敏感,腹痛易被忽视,若腹痛持续超过24小时未缓解,或伴有呕吐、发热等症状,务必高度警惕胆囊炎、肠梗阻等急症风险,应主动就医,切勿因拖延,让简单的微创小手术,拖成危及生命、痛苦翻倍的多次手术。
74岁的林芳(化名)老人上腹剧痛、呕吐长达五天,因对手术的恐惧和不愿拖累子女的顾虑,即便冷汗淋漓、痛苦蜷缩,她仍咬牙拒绝就医。直到情况危急被家人紧急送至长沙市中心医院肝胆脾胰疝外科,接诊医生曾赟裘副主任医师凭借多年丰富临床经验,及时纠正了老人的治疗方向。发现其感染指标飙升至正常值的20倍的原因其实是被忽视的胆总管里一颗嵌顿的结石。面对这位有着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脑动脉瘤介入术后史的高危老人,一场融合精湛技术与心灵抚慰的生命救援迅速展开。
破“心墙” 克难关 多学科精诚协作下的精准微创救治
高龄、复杂基础病叠加强烈的“住院恐惧”,构成了救治老人的首要难关。肝胆脾胰疝外科团队深知,除了化解生理危机,更要破除她心中那道厚重的“心墙”。护理团队化身“沟通桥梁”,运用三维解剖模型和通俗视频,直观展示“钥匙孔”般微创手术的原理与优势,邀请同病房成功康复的高龄患者现身说法,以真实案例一点点消融老人的焦虑坚冰。
与此同时,一场无声的“生命护航”精密启动。肝胆脾胰疝外科立即启动了院内多学科会诊,心血管内科专家精准调控抗凝药物至安全范围,麻醉科量身定制最稳妥的麻醉方案以最大限度保护脆弱心脏;消化内科王俊副主任医师科学评估患者手术耐受能力,谢开汉科主任汇总多学科意见后提出将胆管取石分两阶段进行——先行内镜微创放置鼻胆管引流,解除梗阻、控制感染,再行取石术,待稳定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内分泌专家则全程护航,动态调整血糖管理策略。最终,主刀团队凭借娴熟的三孔腹腔镜技术,在最小创伤下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极少,且避免了常规的腹腔引流管放置,为林芳快速康复奠定基础。
重“尊严” 促康复 个性化关怀铺就温暖重生路
手术成功仅是第一步,让高龄患者安全、舒适且有尊严地恢复,是肝胆脾胰疝外科团队更深层的追求。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实时监测心电、血氧等24小时智能监护,观察术后生命体征变化。根据医嘱指导营养方案,助力家属为老人准备合宜的“家庭康复餐”。卧床期细致指导老人踝泵运动,预防血栓,并科学鼓励、协助老人尽早下床活动,有效维护肌肉功能。责任护士每日温馨的“话聊时光”,成为老人倾诉感受、表达需求的窗口。这份被看见、被理解的尊重,极大抚慰了老人术后的身心,让她真切感受到医疗不仅是技术的冰冷介入,更是充满温度的陪伴与支持。
从入院时的极度抗拒,到康复期在病房内缓缓行走,老人脸上的笑容日益舒展。她感慨地说:“本想着住院是进‘鬼门关’,没想到啊,这里倒像个舒心的‘健康充电站’,让我又能好好生活了。”
供稿丨肝胆脾胰疝外科 尹杰容 宣传部 汤雪
一审丨肝胆脾胰疝外科 谢开汉
二审丨宣传部 李晶
三审丨宣传部 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