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长沙市中心医院 > 临床科室 > 乳腺、甲状腺外科
乳腺、甲状腺外科
14岁少女乳房发现“鸡蛋大”肿块 别让“害羞”错过最佳治疗期
发布日期:2025-08-11 阅读量:0

  长沙市雨花区14岁的王琳(化名)怎么也没想到,藏在自己乳房里一年、原本“黄豆”大小的肿块,竟悄然变成了“鸡蛋”大!当她终于鼓起勇气告诉家人这个秘密时,却已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这并非个例,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专家提醒:许多青春期女孩常将乳房肿块误认为“发育期正常现象”或羞于启齿,导致错失干预良机。面对乳房异常,家长和孩子务必学会自查,别让“不好意思”付出健康代价!

“黄豆”变“鸡蛋” 一场被拖延的求救

  2024年夏天,14岁的王琳洗澡时无意摸到乳头乳晕后方有一个“黄豆大小”的硬块,她以为只是青春期发育的正常现象,当时羞于告诉父母。直到一年后,胸部肿块悄然长成“鸡蛋”大小,甚至开始隐隐作痛,才鼓起勇气告诉家人。

  家人赶紧带着王琳来到长沙市中心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检查,结果考虑为乳腺纤维腺瘤,肿物直径已达3厘米,像一颗潜伏的“定时炸弹”压迫着乳腺组织。若再拖延,可能会影响乳管功能。所幸,在微创手术下,仅用30分钟便完整摘除肿瘤,术后2天王琳就重返了校园。

  “这不是个例。近年来,乳腺外科门诊里像小琳这样的青少年患者越来越多。数据显示,乳腺纤维腺瘤在15-25岁女性中的发病率高达10%~15%,是青少年女性最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据长沙市中心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刘歆春表示,高脂高糖饮食、环境激素暴露、学业压力增大及青春期发育提前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乳腺疾病“侵袭”年龄段明显前移。由于家长对“青春期乳腺问题”的认知盲区,以及孩子对身体变化的羞涩回避,许多像小琳这样的病例,从发现到就诊间隔了半年甚至更久。

早查早治别让良性瘤“偷走”青少年健康

  乳腺纤维腺瘤典型表现是乳房内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质地较韧,边界清晰,用手推动时能感觉到它“滑动”,通常没有疼痛或瘙痒感。乳腺纤维腺瘤虽属良性,但也可能随着身体发育逐渐增大。若肿块直径超过3厘米,不仅增加微创手术难度,还可能压迫周围乳腺组织,影响乳房的正常发育。少数情况下,肿块的外观和手感可能与其他乳腺疾病混淆,需要通过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避免误诊。

  刘歆春强调,孩子要学会自查乳腺肿块:女孩初潮后应学习轻柔的乳房自检(月经后一周为佳)。站立对镜观察,双臂自然下垂、叉腰或高举过头,观察乳房是否对称,皮肤有无凹陷或凸起,乳头有无内陷、分泌物及结痂;用指腹(非指尖),以中等力度按压,按螺旋形方向平行滑动触摸有无硬块,覆盖整个乳房(含腋下延伸区域)。

  “乳腺纤维腺瘤极少恶变,但及时干预可避免肿瘤增大造成的乳房变形和心理负担。越早干预越能最大限度保护发育中乳房外观与功能。”刘歆春表示,青春期是乳腺发育的关键时期,激素水平剧烈变化可能刺激纤维腺瘤生长。直径小于1厘米、生长缓慢的肿块,医生通常建议定期复查,观察变化;而当肿块直径超过2厘米、生长速度较快,或出现疼痛、影响日常生活时,手术切除是更稳妥的选择。
 

供稿丨乳腺、甲状腺外科 胡米 宣传部 汤雪
一审丨乳腺、甲状腺外科 刘歆春
二审丨宣传部 李晶
三审丨宣传部 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