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订阅号
  • 服务号
您现在的位置: 长沙市中心医院 > 新闻纵览 > 健教聚焦
健教聚焦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早防早治,让认知衰退“急刹车”
发布日期:2025-09-26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的主题聚焦“早防早治,守护认知”。为提高公众对该病的认知,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老年医学科与神经内科相继开展科普讲座与义诊活动,从不同视角深入剖析阿尔茨海默病(AD),强调早期识别与干预对改善预后的决定性作用,为市民提供从风险评估到精准干预的全周期防护方案。

了解“记忆小偷”:阿尔茨海默病是不可逆的脑部退行性疾病

  9月18日上午,老年医学科率先在医院门诊大厅开展主题活动。活动中,副主任医师刘志杰在科普讲座里介绍,老年期痴呆有多种类型,其中最主要的当数阿尔茨海默病,其占比高达50% - 70%。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且呈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它主要对大脑功能造成损害,患者认知能力会持续下降,其中近记忆力减退尤为突出。不仅如此,患者还会出现精神行为异常,比如易怒、多疑,甚至产生幻觉,这些症状最终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随着病情不断加重,患者还可能出现睡眠障碍、吞咽困难以及运动异常等问题。

  9月19日上午,神经内科继续围绕主题,分别在雨花区黎托街道托溪社区和医院门诊开展宣教活动。神经内科主治医师余雅纯在科普讲座中指出,阿尔茨海默病绝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年老糊涂”,它是一种会逐步侵蚀患者记忆、思维以及行为控制能力的大脑疾病。其核心病理机制在于大脑内β - 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形成斑块,同时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神经纤维缠结,进而导致神经元(尤其是海马体部位的神经元)大量凋亡,就像“记忆的橡皮擦”一样,一点点擦去患者的记忆。

三个真实案例揭示阿尔茨海默病防治窗口的关键性

  忽视预警的代价:82岁的王爷爷独居多年,家人将其健忘、寡言视为“自然衰老”。直到出现争吵、幻觉才就医,磁共振显示其海马体明显萎缩、脑沟增宽,确诊阿尔茨海默病中期。此时已错过最佳干预期。药物治疗效果有限,王爷爷终日需专人看护,家庭负担沉重。

  早期干预的成功:75岁的陈奶奶察觉记忆力下降后主动就医,确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此为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前期。医生发现她合并糖尿病、高血脂、缺乏运动、独居及听力障碍等多重风险,通过综合干预控糖调脂、开展认知训练、进行社交激活,5年来她认知状态稳定,生活能够自理。

  临床前期的主动防御:68岁的刘先生因家族中父亲罹患阿尔茨海默病而主动进行筛查。虽认知量表正常,但影像学与生物标志物检测提示他处于无症状临床前期。专科医生针对他存在的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睡眠障碍及抑郁状态,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5年后随访,其认知功能保持良好。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结局,很大程度上由‘发现时机’决定。”老年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陈伟呼吁,“当出现‘忘近事、迷熟路、算错账、性情变’等信号时,绝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尽早就医评估。”

防治阿尔茨海默病:“五早五防”策略可控风险

  面对阿尔茨海默病这一复杂疾病,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王振提出“五早五防”策略:

  1.早期识别:遵循“五早”策略
  早关注:对记忆衰退,尤其影响日常的近事遗忘,重复言行提高警惕;
  早察觉:注意计划能力下降(如不会做菜、算账困难)、时空混淆(迷路、不识日期);
  早辨别:重视语言障碍(词不达意、喃喃重复)、性格情绪反常(淡漠、多疑、易怒);
  早筛查:有家族史、高龄、心脑血管病及多重风险因素者定期进行专业认知评估;
  早诊断:一旦疑似,尽早就医完善神经心理测评、血液标志物及脑影像(MRI/PET)检查。

  2.科学防控:遵循“五防”策略
  防基础病:严格管控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
  防脑力衰:终身学习(阅读、新技能)、参与认知训练(棋牌、音乐疗愈);
  防社交退: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维系亲友互动,对抗孤独;
  防体魄弱: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快走、游泳、太极),提升脑血流;
  防饮食乱:践行“地中海饮食”,多吃蔬果、深海鱼、坚果、橄榄油;限吃红肉及油炸食品。

  对于已经确诊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治疗与照护的目标是延缓衰退、守护尊严。可采取以下治疗方案:

  药物干预以延缓认知衰退;非药物疗法上,开展个性化认知康复训练、怀旧疗法、音乐刺激等,维持患者功能;营造支持性环境,进行居家安全改造,设置防跌倒、防走失标识,保持规律作息,耐心沟通以减少激越行为;给予照护者支持,家属需掌握沟通技巧,善用社会支持资源,避免自身身心耗竭。

  长沙市中心医院老年医学科与神经内科专家共同强调,面对阿尔茨海默病,“早”字是关键。阿尔茨海默病防控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在“临床前期”或“轻度认知障碍”阶段积极干预,效果最佳。公众需破除“老来糊涂是常态”的误区,高危人群主动筛查,出现预警信号及时就医。这是守护记忆、延缓疾病进展、维护患者尊严与生活质量、减轻家庭与社会负担的最有效途径。


供稿丨刘志杰 李昭 秦璐
一审丨陈伟 王振
二审丨宣传部 李晶
三审丨宣传部 周阳